1、产地环境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无工业“三废”、禽畜舍、垃圾(粪便)场、各种污水及其他污染源(如大量扬灰的水泥厂、石灰厂等),并且远离医院,尽可能避开学校、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
2、 场地布局:生产区料场、制种、发菌及出菇区衔接合理。可分为堆料场、仓库、灭菌区、培养区、栽培区等。还应防止因菇场培养料堆制发酵及废弃物处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 原料的储藏场地必须具有一定的隔离条件,不许接触或混杂有害物质。
4、 菌种培养区按100立方米空间,配3匹冷暖空调2台,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湿度控制在60%以下。
5、 菇房选择阴凉、通风良好、砖混结构的房屋;宜坐北朝南,具有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菇房的内墙和房顶宜用6厘米厚的挤塑泡沫保温板粘贴,增强保温能力;制冷要求安装制冷机,制冷机的风机处安排两个大小为0.3米×0.3米的窗口,每个窗口安装一台排气风窗。
6、保鲜库:存放5000公斤鲜菇需80立方米库容的库房,配7.5匹压缩机,DD60冷凝器各一套,库板采用聚胺酯板拼成,要求库温保证在0至4℃之间。